新闻中心

土气和洋气-艺术双年展

2016-10-18 11:14:53浏览次数:

    “土”与“洋”的说法起自何时,我没有考证。但作为衡量标准已经根深蒂固。


    鸦片战争以后,东洋、西洋风逐渐渗透到我国,给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由于洋人的技术先进,所以国人崇洋,许多外国进来的东西都带有洋字,如洋车、洋火、洋镐、洋油、洋枪、洋炮等等。120多年以来,个别国人不但认为洋人的东西好,洋人的风俗习惯也常常受到追捧,就连服饰也开始流行,把洋人穿的服装叫西服,因此还创造了成语:西装革履。


    语体意义上来讲,“土”和“洋”都具有口语化色彩。在形象意义上,“土”和“洋”的意义表达都比较抽象,因此很难形象化。但“土”和“洋”始终都带有感情因素,这种情感因素始终与人们对自身的态度、对外来事物的态度一致。尤其在物质匮乏的时代,“土”构成的词语都带贬义,“洋”却令人羡慕。


    所谓的土洋之分,在我看来不过是是文化之分。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《乡土中国》开篇写道:“我们说乡下人土气,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,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。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。乡下人离不了泥土,因为在乡下住,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。”所以“土”非但不是一种贬义,甚至用在了我们民族非常传神。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,人们对本土和外来思想有了新的认识,从而给“土”和“洋”赋予了新的含义。人们不再固执地认为外来就是先进,本土就是落后。我们知道词汇是一个系统,“土”的意义发生变化,“洋”的意义也会随之改变。如“洋鸡”指人工饲养的笼养鸡,现在人们已经不再迷恋高科技人工技术带来的高产量。“土”虽然技术含量不高,产量不高,但是具有天然、安全的特点,尤其在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食物选择上,“土”反而具有优势地位。因此时代的发展赋予了“土”与“洋”新的含义。“土”显然在本土意义基础上生发出野生、天然的语义。“洋”是一种相对而言的存在,而且是许多类型的存在,并非一个放之四海的模式。由此可见,“土”与“洋”词义发生变化的原因,主要在于社会的发展催生了“土”与“洋”新的概念意义。


    总是听到有人喜欢把什么国内的艺术双年展比作“东方的威尼斯双年展”,国内的文献展叫做“中国的卡塞尔文献展”等等。但是你几乎没有听到西方人说他们的艺术双年展是“西方的北京双年展”、“意大利的上海双年展”。至今我们都不怀疑毕加索的才华无人可比,但是这些年我们国家已经不知冒出过多少个“东方的毕加索”?甚至还有早年的“中国的乔托”、“东方的莫奈”、“中国的马蒂斯”、“中国的梵高”之类的说法。归根结底,让他者总会感受到的却是文化上的不自信。因为你几乎很少听到“英国的吴道子”、“美国的黄公望”、“德国的齐白石”。更难以想象美国、法国等会有一个称作“美国的苏州”或“法国的杭州”的文化项目。挂“洋头”曾经成了国内艺术圈的风尚。


    当今社会进入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,二元对立的态度看问题显然存在疑惑。中国艺术发展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同时,可以学习借鉴一些西方艺术的思想与理念。但借鉴不是简单模仿。首先,应该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与思想,在审美观与艺术风格上,如何做到更多样、更精彩?或许应该是从如何将传统与反传统结合起来,即从传统本质上出发在艺术形式中可以借鉴西方的创新,只有这样才能将艺术的道路变得更宽,也才能在这条大道上走得更远。


    真“洋气”其实很难做到。“土气”也不必刻意追求,有些“土气”恰恰是你的文化本源。针对洋气,关键看你要什么,架上、装置、影像等都是文化作用于艺术家的结果。土与洋显然不是最重要的。


    土与洋自身概念要义不是绝对的,决定它们的应该是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的程度。